痘肌救星_水楊酸5分鐘懶人包|與果酸的差異?敏感肌能用嗎?粉刺、毛孔粗大解藥?

大家聽到酸類保養品時,通常存有一些疑惑,網路上謠傳著一些讓人望而卻步的酸類缺點,究竟水楊酸到底好在哪裡?水楊酸跟果酸差在哪裡?看完此懶人包,保證顛覆你對水楊酸的刻板印象。

 

酸類保養一直是煥膚保養的重要環節,為什麼有果酸、水楊酸、杏仁酸和A酸這麼多種酸類保養方式,唯獨水楊酸的治療效果與聲量卻技壓群雄呢?

 

聲量最高的果酸與水楊酸之間有什麼差異?水楊酸的關鍵優勢又在哪裡?

 

 

水楊酸、果酸分別是什麼?


水楊酸(BHA) Salicylic

▲水楊酸結構圖_(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)

 

水楊酸,又名柔膚酸、「β-羥基酸」,取自天然柳樹皮、冬青樹及甜樺樹中,長年在醫療上被用來治療乾癬、脂漏性皮膚炎、魚鱗癬…等角質異化的症狀,烏龜殼結構式讓水楊酸具「親脂性」。

 

水楊酸偏脂溶性、分子較大,常作用在表皮層,具優秀「軟化、去除角質、清理毛孔」能力,安全性高、對皮膚的刺激很低,具抗菌、抗發炎的作用成為近年最夯代謝及抗痘保養選擇。

 

目前國內法規把水楊酸產品定義「含藥化粧品」,濃度限制在 0.5% - 2%,須標示警語,凡是合法產品遵照使用方式、警語使用,產生症狀的機率非常非常小。

 

果酸(AHA) Alpha-hydroxy acid

▲果酸結構圖_(圖片來源/維基百科)

 

果酸絕大多數來自水果提煉,常見有:甘醇酸、蘋果酸、酒石酸、檸檬酸、杏仁酸…等。結構式是個直鍊的結構,沒有烏龜殼,所以果酸的脂溶性低,水溶性高,其分子量小,可輕易深入肌膚表皮底層及真皮淺層促進皮膚更新代謝。

 

前幾年果酸煥膚非常熱門,但果酸擦上皮膚會瞬間產生激烈刺痛、泛紅不適,通常在診所才能施作,施作時必須特別注意肌膚耐受、濃度掌控及刺激反應,因其刺激不適讓民眾接受度非常限縮,後來果酸逐漸被其他酸類取代。

 

 

水楊酸、果酸功效差異在哪


這兩種成分皆為「有機酸」,雖然都能軟化、代謝角質,但強項卻大有不同:

 

水楊酸在粉刺和痘痘…等表皮淺層治療效果表現優異。

果酸較適合用在因紫外線受損而老化的表皮深層或淺真皮層問題。

 

水楊酸(BHA)

果酸(AHA)

分子大小

分子較大

分子極小

性質

親脂性

親水性

適合運用

粉刺、痘痘、去角質(淺層)

因紫外線而受損的肌膚問題(深層)

肌膚刺激度

極低

極高

 

 

水楊酸作用方式


▲角質層代謝示意圖

 

我們的表皮細胞會自然往外生長,將老廢角質往外推,正常情況下它會自然屑落;要是有未正常脫落、沉積老廢角質,就會讓皮膚看起來粗糙暗沉,一不小心阻塞就會形成粉刺甚至發炎長成痘痘。

 

水楊酸的作用就是能溶解角質(stratum corneum)的細胞間質、加速促進表皮細胞代謝更新、讓老廢角質層脫落,進而除去堆積過厚的角質層。

 

且因水楊酸的親脂特性,可滲入毛孔深層,有利溶解毛孔內堆積的老廢角質並改善毛孔阻塞、阻斷粉刺形成並縮小被撐大的毛孔。

 

 

水楊酸最強優勢!


敏感肌膚去角質的最佳選擇

  水楊酸(BHA)在穩定度、刺激度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現,即使是敏弱肌膚,在衛福部規定的2%濃度內依舊可以安心使用!

 

#有效改善黑頭、白頭粉刺

  水楊酸的親脂特性,會藉由與脂質融合的方式,深入皮脂分泌旺盛的毛孔深處和脂肪多的角質層中,充分去除角質層過度角化現象及清除毛孔中黑頭粉刺。

 

#青春痘剋星

  水楊酸具良好的抗菌效果,加上水楊酸會清理毛孔中過度堆積的皮脂與角質,大幅降低因毛囊阻塞、發炎而造成青春痘的可能性。

 

 

 

這邊也整理大家對水楊酸的常見疑問給大家:

 

Q1.不能一直使用,皮膚會變薄、還可能變成敏感肌?

使用水楊酸代謝角質,只會讓老廢角質代謝出來,同時促進皮膚生成的新陳代謝,即使長期使用,皮膚也不會越變越薄。

記得使用水楊酸的同時,絕對不要再使用其他去角質產品(包含:物理性磨砂類、其他化學性酸類保養品),就不會對肌膚造成負擔及傷害唷!

 

Q2.去美容中心雷射之後可以用水楊酸保養嗎?

首先,雷射有不同種類(破壞度不一樣),建議可以先問一下美容中心的護理師術後照護方式。通常做完雷射之後的皮膚比較敏感、脆弱,最好緩個幾天再使用比較保險。

 

Q3.使用水楊酸會不會造成反黑?

『水楊酸本身並不會造成反黑』

『水楊酸本身並不會造成反黑』

『水楊酸本身並不會造成反黑』

重要的事情說三次!!!

 

使用各式去角質保養都是在除去老廢的角質細胞,老廢角質原本就附帶些微防曬功能,當水楊酸去角質將其褪去後,皮膚表層都是新生的鮮嫩角質細胞,若沒做好防曬,確實會增加曬紅曬傷的風險。

無論是否使用水楊酸,任何時候都必須做好防曬

 

 

以上水楊酸懶人包,希望大家收穫滿滿,對酸類也有更深入的了解!

 

 

▲(封面圖片來源/unsplush)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