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化不良胃謅謅?這「4種」解決方法馬上存起來!
現代人工作忙碌、生活壓力大,吃飯時間壓縮且三餐不定時,導致許多人因咀嚼不充分而腸胃不舒服、食物堆積在胃裡難以消化。
加上逢年過節的粽子、年糕、湯圓......還有各種精緻的蛋糕、甜點,導致胃痛、脹氣、胃酸倒流變成家常便飯。消化不良時可以怎麼辦?這「4種」解方不能不知!
一、改變飲食習慣
▲細嚼慢嚥,未充分咀嚼的食物進入胃部,胃需要花更大的力氣消化,造成更多負擔;且食物停留在胃部的時間越長,腸胃越容易過度產氣,造成胃脹氣的狀況。
▲避免邊吃飯邊喝飲料或湯,若要喝建議盡量間隔半小時以上。
▲睡前2-3小時避免再進食,腸胃來不及消化食物就躺下易造成胃酸倒流。
二、養成日常生活習慣
▲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以及規律的作息,三餐盡量按時、定量,切忌暴飲暴食。
▲不吸菸,香菸中的尼古丁和咖啡鹼會影響下食道括約肌的收縮,也會使胃黏液層變薄,導致胃酸侵蝕胃黏膜。
▲不酗酒,酒不只傷肝還傷胃!酒中的氣泡會使胃部膨脹,酒精也會使胃部分泌過多的胃液和胃酸,破壞胃黏膜,進而引起胃穿孔、胃痙攣或腸胃炎等疾症。
三、消化不良可以吃什麼?
平時多補充蔬果、膳食纖維有助於改善腸胃狀況,消化不良和脹氣推薦吃什麼?
▲蔬果類:黃瓜、白蘿蔔、鳳梨、香蕉、蘋果、奇異果等。
▲穀物類:燕麥、白米、大米。
▲蛋白質:豆腐、豆干、起司、優格。
▲其他:花生、核桃、山藥、秋葵等。
易造成脹氣的食物有:
▲蔬果類:地瓜、花椰菜、高麗菜、洋蔥、西瓜、蘋果、梨子等。
▲穀物類:糙米、大麥製品(如:麵包)。
▲蛋白質:豆類、豆漿、豆皮、牛奶等。
▲其他蛋糕、碳酸飲料、精緻澱粉、濃咖啡因飲品等。
*並非不能吃!適量攝取即可,不足或過度皆對人體無益。
四、營養補充品
在多數人都是外食族的情況下,要每天注意哪個營養素太少、哪個又太多,勞心費神又無法即時解決問題,對大部分人來說終究沒有那麼方便,於是便攜又省時的營養補充品成了許多人的首選。而市面上產品多到令人眼花撩亂,究竟什麼成分才是真正有效的呢?
說到腸胃健康少不得提起益生菌和酵素,這兩者究竟有什麼差別呢?
益生菌是乳酸菌中經過研究證實、通過酸鹼認證、對人體有益的「活的微生物」,可幫忙維持消化道機能、輔助調整過敏體質。
酵素又分消化酵素、食物酵素和代謝酵素,腸胃問題應注重補充消化酵素,消化酵素能幫助人體將食物分解以利吸收與利用。
▲雙歧桿菌:為常見的益生菌種,包含長雙歧桿菌、短雙歧桿菌、雙叉雙歧桿菌、乳酸雙歧桿菌等。
其中短雙歧桿菌對於減少腸道發炎、保護腸道屏障功能、維持腸道菌叢平衡都有顯著的功效,也普遍被認為是真正對腸胃道有益的益生菌,因此常見於許多保健食品的添加物中。
▲蔬果酵素:每種蔬果主要分解的物質不盡相同,如最常見的鳳梨、奇異果酵素主要分解蛋白質,香蕉主要分解澱粉......等,不過若考量均衡和全面性,綜合蔬果酵素會是更好的選擇。
▲茶:不是所有的茶都傷胃!紅茶、普洱茶性溫,可以暖胃、健脾,普洱茶更兼有減肥、降脂、抗衰老等功效。涼性的茶容易刺激胃黏膜,胃酸分泌過多容易產生胃痛的狀況,中性的大麥茶既清爽又不易造成腸胃負擔,是不錯的涼茶替代物。
沖泡式的營養補充品可選擇紅茶底或普洱茶底,有較好的加乘作用。像風靡全球的康普茶的茶底大多都是發酵紅茶,咖啡因和茶多酚經發酵後含量大幅減低,對胃部的刺激性也隨之減少,不過在選購時也須注意茶葉來源是否來路不明,選擇台灣茶葉相對更安心有保障。
總結
消化不良產生的各種不適感不僅讓人難以忍受,嚴重者可能導致胃潰瘍、胃食道逆流等症狀,平日養成規律作息、保持放鬆愉悅的心情、培養健康飲食習慣很重要,適當補充缺少的營養素更是不可或缺。但不論是何種型態的營養補充品,尤其吃下肚的更要看清楚,認明成分專利及品牌,吃起來也更加安心有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