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除迷思!減肥不是下定決心就可以,變瘦的關鍵在這裡
一般普遍認為,只要努力節食、運動,就能減肥成功。但據BBC(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,英國廣播公司)報導,有科學家提出不一樣的觀點──透過研究一對體重相差14公斤的雙胞胎,指出是胖是瘦的關鍵其實在於「腸道菌」,纖瘦者腸內菌種豐富平衡,肥胖者腸內則較貧乏。
腸道菌種類多元與否,甚至會決定我們最在意的身材胖瘦,別再以為只要168斷食、瘋狂健身運動就可以有效變瘦。吃下肚的食物成分是最直接接觸、影響腸胃健康的因素,想要豐富腸道菌達到有效減肥,用對以下祕訣,甚至超過運動的效果:
祕訣一、每日攝取足量膳食纖維
人體無法直接消化膳食纖維,但它是腸道菌叢的能量來源,可幫助腸道內的益菌生長,並促進腸內益菌產生「短鏈脂肪酸(Short-chain fatty acids 簡稱SCFAs)」,幫助修復腸道、增強全身代謝、抑制脂肪在體內堆積,進而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。
衛福部建議,19歲以上每人每天應攝取至少25公克的膳食纖維。
祕訣二、適量攝取不同發酵類食物
常見的發酵食品有:
乳製品類—起司、優格、優酪乳等
豆類—味噌(註1)、醬油、納豆等
穀類—紅麴、米醋、酒釀等
蔬果類—泡菜、筍乾、酸黃瓜等
發酵食品富含益生菌或乳酸菌,能夠在腸道內發揮作用,有利於消化及維持壞菌少、益菌多的健康腸道環境,藉此養好瘦身關鍵因子—腸道菌。
祕訣三、主動補充益菌成份-短雙歧桿菌
「短雙歧桿菌(Bifidobacterium breve)」本身即具有減少腸道發炎、改善胰島素敏感性(註2)、維持腸道菌叢平衡的功效,也有助於製造上文提及的「短鏈脂肪酸」,輔助減肥、減脂。
而一項由義大利專業團隊執行的肥胖相關研究,結果更顯示補充「短雙歧桿菌」的青少年受試者,在腰圍、BMI(Body Mass Index,身體質量指數)的指數都有下降趨勢。
短雙歧桿菌可以透過市面上的保健、代謝食品膠囊或機能代謝康普茶來補充,每日適量即可。
你也想要大瘦5公斤、10公斤嗎?禁食讓自己餓到受不了、運動到累癱是一種選擇,但不見得能達到目的;其他如醫美體雕、抽脂等也是一種選擇,但又對身體大動干戈。
補充足量膳食纖維及適量的發酵食物或短雙歧桿菌,從根本自然調整,養成易瘦體質,是最理想、值得推薦的減重方法。
註1:味噌通常由黃豆混合鹽巴、米麴和水發酵製成,也有人歸類成穀類發酵食品。
註2:胰島素主要功用為調節血糖平衡,避免血糖過高傷害身體。正常人體若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高,只需要分泌少量胰島素,就能有效作用、降低血糖;反之,若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(產生胰島素阻抗),原本的胰島素量已無法作用,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才能控制血糖。